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转违缘为道用的两种根本方法

    我遭受这种种痛苦的时候,天下那么多的如母有情,又有多少正在遭受和我同样的痛苦呢?我对这点苦都感到难以忍受,他们又如何忍受得了呢?因此,希望他们的苦全部移集到我所的苦中,由我一个人独自,希望他们都...。因此,您是我增上修行的善知识,所做的一切我都乐于接受,并以此圆满我的菩萨行。希望您能降下更多的灾害,让众生的苦难全都由我来。”   如果你不敢这样发愿,则可以进行祈祷请求,祈求它们不要...

    洛桑成列·确吉坚赞仁波切讲授

    |违缘|逆缘|道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22332896975.html
  • 显密放生仪轨汇集大全

    今诚劝久住恒沙劫!福慧二资等施于含识, 所集恶法苦报悉,愿彼速能得成无上觉, 此心上师怙主当证知! 至尊上师香根仁波切祈请颂 向上师、本尊、空行敬礼唉玛火! 证法尽境十力自在尊,三世诸佛稀有...有水中陆上 空飞诸众生等、为他网捕、将入死门、弟子○○等、发慈悲心、修菩萨行、赎其身命、行放生业、并为称扬宝胜如来十种通号、解说十二因缘法相、忏悔宿业。(僧用)授与三皈 (俗用)三皈、发四弘誓愿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放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146405853.html
  • 论佛教道德体系及其主要内涵

    ,及至证菩提。”《华严经》上讲,“若诸众生,……所感一切苦果,我皆;令彼众生悉得解脱。……”还进一步讲,“我当于彼诸恶趣中,诸众生各种苦,令其解脱,……不为自身求安乐,但欲救护诸众生……不为...子不。子作不善,父不。善自获福,恶自受殃。”“已作不失,未作不得。天地之间,六道分明,恢廓窃冥,浩浩荡荡,善恶报应,福祸相丞。”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后世果,今生所为是。”等等。以上...

    李华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948234.html
  •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——佛教(佛经)价值内涵之探讨

    所谓“众生之业报不可思议”之理。   同时,佛教明确将因果报应界定为“自作自受”,“未作不得,已作不失”。《泥犁经》云:“父做不善,子不;子作不善,父不。善自获福,恶自受殃。”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云:“是故众生莫轻小恶,以为无罪,死后有报,纤毫之,父子至亲,歧路各别,纵然相逢,无肯。”世人所谓的报在子孙,乃是一种虚谬的观点。因为父母子女之间,虽有相互间之因缘,但各自亦有自己宿世之因缘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2454379.html
  • 练建现代菩萨行的三要著(三)

    从国家法律来说,他犯了罪你去顶(替),也不会许可。那么,菩萨如何呢?笠口萨发心的动机——众生受苦。众生犯了种种罪业,身心备受刑狱之苦,也深受罪恶印象的击刺。菩萨以最诚恳的态度承诺忏),令众生从感召中深获慰藉;同时,尽可能设法减轻其刑狱之苦,也就等于了。  能,象征菩萨发心的弘誓。心头上的弘誓绝不自诳、自馁,能献的决志与措施,也就没什么可耽恋的了。把珍奇与命根看得不当意,能兽能致...

    释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0766056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“自作自受”,即由造业者本人或其五蕴(阴)身心之流转相续者承受,不可能由其他 行为者,即使直系至亲也不例外:“父子至亲,歧路各别,纵然相逢,无肯。”“ 父作不善,子不。子作不善,父亦不受。...  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   作者:任宜敏   内容提要 明代辅教居士袁了凡,早年被相士算定,坚信进退有命,遂悠悠放任。后高僧云谷法会示 导教化而猛省,依教力行,广积阴德,善日加修,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大乘菩提心简修法

      1.杂修二取舍──取者,取众生之烦恼魔害等苦报,由我。舍者,将我三世所集   之善根功德、快乐、喜悦、智慧、钱财、生命全惠施给众生,令其增长安乐妙善 ...   ⑵ 为利众生乃得开始修行。   ⑶ 要成佛仍须要众生   对众生修悲心,取一切苦,由我,将我一切善功德布施于众生。   例一:有人、非人来损恼时,...

    佚名

    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115314656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18)

    生涯中,我们感受过各种各样难忍的痛苦,但自己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,他人根本无法取代。佛陀在《教王经》中说:“人在临死时,父母兄弟眷属不能丝毫苦痛。众生生也孤单,死也孤单。”既然我们独生独死、独来独去,一切都是随自己的业力而转,亲友眷属不能分担,那贪执他们有什么利益呢? 我们在遭受生老病死时,亲友们对解除痛苦毫无帮助,连一刹那的也无能为力。当然,高僧大德通过自他交换众生受苦,这种现象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入菩萨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20125318213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弘法讲经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(三)

    落恶道。汝有何计,令吾脱免? 一个人有了恶业,必定要自身承受,没有人能够。光目女母蒙孝顺女儿救拔,方得受生,但仍然脱不了业因果报轮回之苦。 光目闻说,知母无疑,哽(geng)咽(ye)悲啼而...敌须弥,能深巨海,能障圣道。是故众生莫轻小恶,以为无罪,死后有报,纤(xian)毫受之。父子至亲,歧(qi)路各别,纵然相逢,无肯。我今承佛威力,略说地狱罪报之事,唯愿仁者暂听是言。普贤答言:吾已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宗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2326002810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初探

    自作自受。《因果经》说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后世界,今生所为是。”《泥洹经》说:“父作不善,子不。子作不善,父不。善自获福,恶自受殃。”〔15〕而中土承负说认为今生行善而得恶是先人之过,...业,今世的善业可感后世善果)。 佛教伦理的因果律是一种必然的伦理律令、伦理规则,这一律令在佛教经典中得到反复申述,如《中阿含经·思经第五》言:“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若有故作业,我说彼必报,或...

    王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5939135.html